“我的老师对我如亲人一般,所以,我要像他那样对待我的学生,把这份爱传下去。”尤优老师用简单的一句话诠释了她与新葡萄娱乐app官方笛箫协会的四年不解情缘。
笛箫情怀•成长与坚持
“看到这样一群毫无音乐基础却对民乐满怀热忱的大学生,我应该与他们并肩齐行。”笛箫协会成立之初,在技术上堪称“一穷二白”。专业技术的匮乏成了影响笛箫协会发展的最大难题。受聘艺术学院竹笛专业的尤老师自愿成为了笛箫协会的指导老师,满怀信心地要带领协会成员走进艺术的殿堂。
“协会成立于2005年,我也毕业于2005年。10月18日是笛箫的生日,我也是10月18日结的婚。所以,我与笛箫还真是有着难以剪断的缘分!”尤老师介绍自己的“笛箫缘”时俏皮地说道。
在成为协会的指导老师后,尤老师毅然承担起了对笛箫协会的指导工作,花费大量的精力和私人时间对他们进行指导。从乐理知识的普及、训练计划的安排、难易程度的区分,无不亲力亲为。为了让笛箫协会更快地走向专业化,尤老师从紧张的教学工作中抽出时间在自己的琴房里为会员们进行免费培训。最初90%左右的会员都不识谱,尤老师就从一点一滴教起,每个星期三次课,约定的训练时间是一个小时,从乐器的结构,每一个简单的音符入手,尤老师都手把手、一对一的进行讲解,实际上每次培训都要花费两三个小时。此外,她还在笛箫协会设立三级培养体系,有针对、有侧重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培训课之余,她每周会抽三到四个晚上的时间去观察会员练习,她将此举视为“淘金”,学生在她眼中都是未发光的金子。“虽然这只是一个业余组织,但要把每一个人都当作专业生来培养!”尤老师在专业学习上对大家很严厉。
“学校是个单纯的环境,学生们的真诚和努力令我感动,所以,我要像他们那样付出自己的真诚和努力。”尤老师用行动证明了此言不虚。
翻看尤老师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的,她每周要上22节课。虽然忙碌,但她始终坚持对协会进行技术指导,在笛箫协会举办第三届“玉笛杯”时,怀着身孕的尤老师仍然给协会的主要干部打电话询问活动进程,告诉大家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对她说,她想办法解决……生下小孩后,尤老师每晚会到练功房指导会员们练习。现在,笛箫协会每年都举办“玉笛飞声”和“古城竹韵”两场笛箫晚会,在筹备过程中,尤老师从吹奏技巧到台风的把握都会进行全面指导,甚至还请自己的母亲到现场帮忙。
笛箫情怀•爱与感动
平易近人、热情善良的尤老师给笛箫协会历届会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谈到尤老师时,大家说的最多的两个词是“爱”和“感动”。在尤老师的眼中,这些学生就是她的“关门弟子”,在她的谆谆教导下,会员们的技术有了明显提高,笛子演奏日益规范,大家都感受到了专业笛箫的演奏魅力。
工作中尤老师很负责。今年11月的第八届“古城竹韵”活动排练时,尤老师一直是带病参与的。身患感冒的她,在正式演出的前两周就在医院挂水,随后的彩排她抱病依然前来参与。“当时她一直生病,我们都不忍心打扰她,在晚会开始的前几天晚上,她主动来到我们的练功房,为我们做最后的排练和指导。”刘同学介绍道“正是这些感动,才让我们在那样的高压力、高强度的排练中坚持下来。”
“尤老师很开朗,说她是我们的老师,其实更像是一位亦师亦友的伙伴。”采访中第九届笛协东区会长刘天宝介绍“正是她对工作的热忱与负责,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对于笛箫的热情也高涨。”
她曾经在大雨的天气下陪着大家去选择服装;曾经花了几周时间,只为将只有曲没有谱的《江湖杀》记下谱来;也曾熬夜改谱《千年风雅》、《凤鸣曲》,只为大家能早点练习、早点熟悉。她曾经每晚到练功房“视察”大家的练习直到11点;曾经在练功房为大四毕业生吹奏《阳关三叠》,然后与大家相拥而泣;也曾在毕业晚宴上未语泪先流……
在第八届“古城竹韵”结束的那天晚上,尤优老师在空间里写下了这样的话“在今天之前,我病了两周,输液一周,完全无法练琴,这样会达不到我预期的舞台效果,于是萌生退出演出的想法。前天去看他们排练,他们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在风中排练的样子,让我根本无法提出这句话,于是决定坚持下来!”
在尤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新葡萄娱乐app官方笛箫协会蓬勃发展并夺得“全国十佳社团”称号,成为新葡萄娱乐app官方校园社团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看到协会会员的一步步成长,尤老师高兴地说:“我爱这些孩子。”这句朴实的话语透露着她最真挚的感情。
尤老师对笛箫协会的关爱,让每个笛箫人都不能忘却。在笛箫协会功勋簿上有多位同学这样写着,“有一个人,让我们永生难忘。”而这个人,正是他们亲爱的尤老师。(学生记者 吴慧 刘丽)
(编辑 一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