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葡萄娱乐app官方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聚焦 >> 正文
校园聚焦

【长江人才】菁英人才陈善俊

发布时间:2016-09-06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人物名片

陈善俊,博士,副教授。2009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12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2012年7月就职物电学院。2012年,在学校新教师岗前培训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2013年青年教师教学水平认证中被评为“优秀”;2014年,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2014年晋升为副教授。现为省物理学会会员。

先后主讲本科及研究生共6门课程,分别为《光学》《固体物理》《分子振动的混沌理论》《分子振动量子动力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金属及合金纳米材料制备、性能及相关理论计算等研究。

研究成果

近5年,在国内外期刊《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gy》《Nano》《Journal of Nanomaterials》《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等上发表SCI、EI检索论文近2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EI论文2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教育厅基金1项,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北省教育厅基金1项。

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低密度、高熔点、高硬度、耐高温、抗氧化、耐磨损的特点,使其有望成为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化工、机械等工业部门重要的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新型金属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是,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室温塑性低、加工成形性差,使其应用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针对此类材料的潜在应用背景,研究和开发对该材料行之有效的制备与成形技术,改善和增强金属间化合物的室温塑性,是推动其发展和应用的关键。研究表明:纳米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改善金属间化合物的室温性能,为金属间化合物的发展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开发新的制备手段和控制工艺条件使得纳米粒子具有以下特征:①纳米粉末的粒径分布狭窄;②粒子具有一致的形状或形貌;③不同粒子间或单个粒子内要有一致的化学组分和晶体结构,如核表面和表面成分必须相同;④粉末间分散性要好,没有团聚,或发生团聚后粒子很容易分开。实际上要获得这种高品质的金属间化合物纳米粉末的难度很大。为克服传统制备方法的不足,得到高品质的金属间化合物纳米粉末,陈善俊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先后成功地制备出单相、球形、粒径分布狭窄的Ag2Al、FeAl、Ti3Al、Fe3Al等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其中单相Ag2Al和Ti3Al纳米颗粒合成是首次被报道的。磁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所合成的FeAl及Fe3Al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软磁性能,可广泛用于电工设备和电子设备中。陈善俊对后续的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晶块体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表明所制备的纳米晶块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并表现出了良好的室温朔性,这对降低各种运载工具用引擎和运载工具本身的重量,提高比推力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基础研究方面,水杨酸和咖啡酸等是极具代表性的芳香族有机酸,在生物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它们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对这些分子的分析检测灵敏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作为一种分子检测手段,因其具有高灵敏度、高荧光淬灭优点,而成为研究分子结构、测定吸附分子的含量、研究分子表面特性和分子与基底表面相互作用的强有力工具。为此,陈善俊博士将理论和实验结合对比研究了这些分子常规拉曼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全面地研究它们在贵金属米颗粒表面上的吸附行为及表面增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金、银溶胶中,水杨酸分子通过羧基倾斜地吸附在Au、Ag纳米颗粒表面上;在银溶胶中,对羟基苯甲酸分子通过羧基垂直地吸附在Ag纳米颗粒上;在金溶胶中,咖啡酸分子通过羟基或羧基吸附在Au纳米颗粒表面。陈善俊博士的相关的研究工作为这些有机分子的分析检测及药理研究提供新的化学理论基础。

(编辑 陆峰)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