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葡萄娱乐app官方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看点 >> 正文
校园看点

脚踩泥 增才干 大学生党员七年“下乡”实践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5-05 作者: 浏览次数:

     

□记者 晏亮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53日一早,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胡润哲在电脑上敲下这8个字。他正在准备学院研究生分享会的讲稿,作为一名毕业生,他已被拟录取为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一想到明天是五四青年节,我就想和师弟师妹们说,‘撸起袖子加油干啊!’”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胡润哲一直有一个梦——“帮助农民,助力乡村振兴。”看似口号的一句话,其实是七年前他大一时,多次随荆州市大学生法律服务团参加送法下乡等基层志愿服务的感触。当时正值国家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在下乡过程中,与农户一次又一次的接触和交流,让胡润哲深刻地意识到,农民群体要提升的不仅是法律素养,更需要了解、熟悉和把握好相关惠农政策。

“尽我滴水之力,持之以恒,定能实现梦想。”18岁的胡润哲在日记本里写道。此后,哪怕课业压力再重,只要组织有下乡的志愿服务机会,他便会积极主动参加。他多次前往江汉平原的偏远乡村,参加送法下乡”“送法入小学荆州市政府放管服绩效改革调研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向农户普及惠农政策知识,在活动中释放青年党员的光和热。无论是在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中,还是在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中,胡润哲始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2019年,胡润哲被授予“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2020年,胡润哲以优异的成绩保研,留校攻读应用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师从魏君英教授。为什么没有选择去更好的学校呢?他答道:“选择留下来,不仅是对母校有着非常浓厚的感情,还因为这里地处江汉平原,这里是一片沃土,拥有广袤的调研资源。”本科四年下乡志愿服务经历让他深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需要运用更加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农户和乡村展开进一步深入地调研和挖掘。

研究生一年级,他参与师兄主持的学校挑战杯重点孵化项目。寒假期间,团队不畏寒冷,牺牲休息时间,前往荆州区马山镇双垱村、监利市福田寺镇任渊村以及洪湖市沙口镇沙口村等江汉平原8县市的典型扶贫村进行田野调查,最后他与团队成员形成了近4万字的《江汉平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研报告》,获得荆州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和荆州市农业农村局批示。

为了夯实专业功底,拓宽学术视野与学术思维,在2021年参加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暑期学校和中山大学人工社会与计算社会科学讲习班,学习专业前沿知识和先进的研究方法。他始终坚持把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思考与专业理论相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他在《消费经济》等期刊发表《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城乡消费差距:扩大或缩小?》等多篇高质量学术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如何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促进消费增长提供了思路。

他作为主要成员之一,参与了导师魏君英教授参与申报的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水稻生产不同环节托管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差异与补贴政策研究——以江汉平原为例》,还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机制与路径研究》等课题。

在生活中,胡润哲经常被问到:“你的课余时间都拿去参加乡村调研了,值得吗?不累吗?”胡润哲回答:“累,怎么不累呢?但很值!这个过程中更多的还是努力奋斗带来的开心、踏实和满足。”

研究生期间,胡润哲连续2年获评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1篇、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论文1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1篇为当期封面文章)、高校学报论文1篇、科技核心期刊论文1篇、英文期刊论文1篇。

青春无边,奋斗以成。现在,胡润哲还在准备着签证材料,“是前往国外开展一个文化项目。”他告诉记者:“我想去了解了解那边的乡村情况,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编辑 李胜杰)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