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葡萄娱乐app官方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看点 >> 正文
校园看点

生命长江第八季第十一讲:荆江大堤的历史社会变迁与地方风物

发布时间:2022-12-02 作者: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曹清清/文 谌天一/图、视频)11月30日晚7时,13教A302座无虚席,生命长江第八季第十一讲如约而至,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博士彭孝光主讲。

 

 

大江自蜀东流入荆州界,谓之荆江。荆江是长江中游的一段,上起湖北枝城马羊洲、下迄湖南岳阳城陵矶,全长337公里。彭孝光从荆江大堤的地理位置和长度讲起,指出荆江的四个特点:洪水来量大于河道安全泄量;荆江河道“九曲回肠”;南高北低、“舍南保北”思想、江湖关系复杂;荆江两岸堤防存在严重弱点。通过回溯历史,彭孝光指出“荆江大堤在民国七年之前叫做‘万城大堤’”。那么,荆江大堤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呢?彭孝光向同学们抛出问题后通过一系列史料论证道:“确定灵溪县的位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随后,他介绍了历史学家石泉的观点:桓温所造的江陵城其实并非现在长江边的荆州境内。而在汉江边,故址在今天宜城境内。所筑堤坝非今荆州之堤,为汉水之堤。

课堂上,彭孝光老师提出,确定大堤的起始年代,除了要从文献上寻根问源,还要用经济社会发展的眼光来发掘亮点。在讲授中,他重点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长江流域的防洪工程,对荆江大堤多次进行了修培工作。

据悉,为了此次课程,彭老师在暑期驱车行遍了荆江大堤,所闻、所见、所感,都通过图片和文字讲解的形式展现给了同学们。沿堤风物变换,一景一事无不展现着旧人的痕迹,正如荆江大堤起于微末,行至终点,一草一木无不展现着历史的沧桑。

课程最后举行了《生命长江》第八季结课仪式暨颁奖典礼。

何美铃、龚玉婷、王梦茹获一等奖,张诗雨、李宇航、张梦婷等五人获二等奖,崔浩、左雅晴、何利娅等七人获三等奖,第十组获优秀小组。课程负责人姜学勤表示,希望同学们不负韶华、不负盛世,通过长江认识中国,通过课程获得成长。

(编辑 张晨露)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