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学校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教师居家办公,学生在宿舍上网课。然而,校园内仍有800余户居民,除教职工外,大量的租户也在其中。面对严峻复杂、难度加大的校园防控形势,学校组织部对东校区院内临时党支部进行调整,为学校疫情防控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临时党支部由校友工作与对外联络处副处长严寒担任书记,教务处招生宣传科科长卜富清担任副书记,余珺瑞任组织委员、冯振兴任宣传委员、刘群力任纪检委员。临时党支部调整后,严寒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一步明确临时党支部的工作职责和支委委员的责任分工,多次利用微信群进行沟通,细化校园内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举措。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冲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是老师,是朋友,也是亲人;他们与校内居民、学生并肩战“疫”,做他们的“贴心人”,全力“扮演”好每一个角色。
“校内的两个居民互助群不能忽视,大家每天都会在里面发各种询问信息。”严寒时刻关注着群消息。“明日的蔬菜包在哪里领?”“新葡萄娱乐app官方外团购的菜怎么取?”“核酸几点做呀?”“我需要买药怎么办?”……群里信息很多,但他回复的格外快,他还将支委会委员联系电话以及药品采买、外出就医的联系方式及时分享在群里,居民因此安心不少。每天从早上6点到夜晚12点,严寒一直在认真看群消息,协调校内各部门进行处理。“特殊时期,居民有需求才会问,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解决。”严寒说。
每天上午7点50分,三食堂外蔬菜包领取处就会出现卜富清的身影。“买菜的大多都是老人,他们有一些不会用手机支付,需要有人帮忙。”卜富清介绍道。他和志愿者一边维持现场秩序,一边打电话通知还没有买菜的居民。对于居民反应的缺少大米、油、盐等生活必备物资,他总是第一时间联系后勤并以最快速度补全。
“老师,您好!请问您现在还在校内吗?还能继续担任楼栋长吗?”10月9日下午,隔离在家的余珺瑞拿起电话,逐个和原来的楼栋长通电话,一边对不能继续担任楼长的老师进行备注。通过联系,33位楼栋长有一大半不能参与工作。严寒建议实行“双楼栋长制”,原来的楼栋长负责电话联系所在楼栋的居民,另一方面在校内居民互助群里广泛动员征集现场楼栋长。通过电话和直接上门的方式,把每户人数、家庭成员结构摸排清楚,掌握了疫情期间校内住户的第一手资料。为提高工作效率,余珺瑞建起了楼栋长群,每天在群里发送消息,由楼栋长逐步通知到位,保证每日核酸检测不漏一人。
11日下午,因东校区院内要开展疫情防控演练,食堂全部停止堂食供应,导致校内居民晚餐断供。临时党支部成员一边在群里面安抚居民的情绪,一边联系学校相关部门寻求解决办法。校内居民中一些高龄、孤寡、行动不便的老人成了他们关注的重点对象,冯振兴与离退休服务处杨德强处长取得联系,据离退处提供的资料及摸底掌握的信息,她逐个联系这些老人,询问他们生活所需。
由于前一天断供,早上食堂又不能提供早餐,临时党支部十分担心校内居民就餐问题,由冯振兴、翁文先、郑世涛组成的食堂应急小分队刚过10点就来到了食堂门口。“经理,我们可否先订10份饭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去?先解决这些特殊老人中午吃饭的难题。”冯振兴向食堂负责人询问。
“大家不要着急,今天中午肯定能吃上饭,请大家不要聚集,在旁边排队。”翁文先、郑世涛正在维持现场的秩序。“这样,我们先在群里面接龙,需要多少份饭……”一时间校园互助群里面都在行动,现场等待的居民相隔一米排起了队,井然有序。
“钟老师,我是志愿者,我来给你们送饭了。”“郝老师,麻烦开开门,我是志愿者给您送饭来了。”“朱阿姨,您在家吗?我是志愿者,给您送饭来了。”中午11点半,李靖等三名老师志愿者正在为老人送饭。得知郝老师手机坏掉,不能和家人联系,李靖用自己的手机拨通了郝老师家人的电话通报平安。“有你们在真好,太感谢你们。”郝老师连声感谢。
疫情防控演练期间,食堂工作量呈增长趋势,为帮助维持食堂正常就餐秩序,临时党支部充当后备军,有序组织教师、学生、居民志愿者,组成帮厨小组,分批分次于各食堂帮厨,在食堂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打饭、清洁卫生等工作。“特殊时期,我们能做点事情感到特别开心,我们明天还继续战斗。”上完一下午课,没来得及吃饭就赶去食堂帮忙了4个小时的李靖老师说。
疫情防控校门值守责任重大,几乎每天都能在校门口看见张新花、邹佳佳等老师的身影。“我们住在这个学校,我们是党员,我们也有义务做一些事情。”
据了解,10月11日晚,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连夜发出“保供志愿者”征集令,严寒、卜富清又主动请缨加入“应急保供队。”
如今在临时党支部的带动下,校园互动群里面接起了志愿服务者报名长龙,有退休教师、有正在研究生备考的学生、有校园商铺的老板……“我有车,我可以帮忙运动物资。”“我可以去食堂帮忙摘菜吗?”……群里面始终热闹着。从志愿服务现场,到校园防控一线,从晨光熹微就出动,到夜色阑珊才收工,东校区院内临时党支部的党员、志愿者用一道道坚毅的背影默默为校园抗疫贡献着力量。(东校区院内临时党支部供稿)
(编辑 张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