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赵思月)11月28日下午,由红楼梦醉社武汉校区分社举办的“红学讲坛”在武培B101开讲。文学院副教授李根亮作了题为“红楼梦中的死亡现象之现代思考”的专题报告。
“衡量一个文学作品的价值,不能靠它在当下的畅销程度,历久弥新的才是精品。《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精品。”讲座伊始,李老师说,现代人读《红楼梦》,不仅能从中汲取文史知识,满足精神需求,还能变得更为优雅。“男生读红楼,能培养一种浪漫情怀,学些诗词写写情书,还能使情感表达更具风度。”
“爱情是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在我看来,死亡也是。”李老师认为,《红楼梦》中的许多死亡事例都是有代表意义的。他从“死亡与宗教”、“死亡与爱情”、“死亡与自杀”三方面举例,通过对小说死亡现象的解读,向同学们描述了当时的社会人文背景。他提到,贾瑞之死正与当时盛行的佛家、道家中戒色禁欲的观念相符;金钏儿投井则表明时人看待生存问题、温饱问题远远重于自由;司祺与其表兄殉情自尽,则与建立在儒家信与义的价值观念基础之上的古代白头偕老、生死与共的爱情或婚姻观念有必然的关系。
李老师说,对这种死亡现象的思考可以延伸到现代生活中来。他从贾瑞之死中得出“勿对美色执着,要以达观的态度看人生,否则将被现实嘲弄”的现代思考,在分析女主人公林黛玉在小说中命运安排的原因时谈道:“黛玉的死是由于她爱情态度上有洁癖,不能容忍爱情有瑕疵,一旦失去了爱情,便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她的死亡与性格相关,反映到现代社会中来,就是剩男剩女现象。”说罢,劝谏同学们在爱情追求上不能要求十全十美,要把文学与生活分开看,不要用文学标准来衡量现实生活中的人。
“《红楼梦》不像许多小说那样掩盖人生的真相,而是最真实地将当时社会发生的人生悲剧描述下来。从美学角度上讲,其中的死亡现象恰恰创造了一种悲剧美。” 讲座最后,李老师如是总结。他向同学们力荐原著,并建议红学爱好者从红学学院派论著着手深入了解,提醒同学们在平时的文学阅读中注意文史之别。
(编辑 胡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