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法学、新闻学,这三大人文学科是艺术与传媒学院书记邹火明教授从教37年的研究领域。期间,他笔耕不辍,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出版了三本专著,获得了国家、省、市的科研奖。除了跨领域研究外,他还集诸多身份于一身。他既是学者、管理者,也是一位诗人,同时他还参与丰富的社会活动。他是武汉知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荆州市记协副主席、全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在访谈中,邹教授笑称自己是三栖人,不是专家,只是“杂家”。
跨三领域的科学研究
大学学习中文系的他,早在1984年便发表了人生中的第一篇论文,并在当时引起了一定反响。此后,他在《光明日报》《文艺报》《文学自由谈》《江汉论坛》上发表多篇评论文章,一些文章先后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他擅长用文艺理论关注当下,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既坐得住科研的冷板凳,又能够凝眸火热的当下。曾经,他的目标是成为当代知名文学评论家。
由于工作的需要,他主动转型,攻读法学,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近40篇。虽然领域变化了,但研究热情没变。他依然关注火热的当下,研究“青年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开展广泛的田野调查。带领学生深入研究现场,围绕社会现象,解剖社会问题。
到1999年,他完成了人生又一次蜕变,再一次“出圈”,跨界到新闻学,并创办新葡萄娱乐app官方新闻教育专业。为了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实务能力,他自学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阅读近百本中外相关经典书籍,完成近50万字的学习笔记。在该领域,他出版了《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研究》《传承与拓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新闻宣传理论研究》2本著作。同时紧紧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积极和媒体交朋友,组织成立了江汉平原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联盟,每年召开学术会议,来自荆州、荆门、宜昌的近30家单位参加,共同开展新闻传播与新闻教育研究。
近40年的科学研究,跨越三个领域广泛涉猎,让他形成了自己的感悟:“做研究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搞小圈子,更不能自说自话。要关注理论前沿、社会实践和国计民生,能够体现出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为此,邹教授近几年又主持了3项省智库研究课题,均以优秀结题。
跨三领域的课堂教学
最初,邹火明从事文艺理论和写作学的教学工作,为了做好教学工作,他坚持文学创作。极具诗人情怀的他以“弓月”为笔名,发表众多诗歌。诗歌的灵动跳跃、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也深深影响了他的教学风格。这使得他的课堂除了理论的教学,也会有创作的灵动,更好地把握了文学与社会现实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结合”。
法学方向的系统学习让他形成了严谨与求实的治学风格。在法律基础课等相关课程中,他带领学生一起感受法律文书的严密逻辑与求实精髓,一起感受法庭对辩的辨证思维与慷慨意气。在课堂上,他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比赛,自己也成为了湖北辩论界颇有影响的专家。
在教学活动中,他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他的课堂有对话式、辩论式、情景演练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新闻传播学这个学科和实践紧密联系,为了更好地教学,他积极参与电视专题节目的制作。同时,他也被各类电视节目邀请为特约评论员,被荆州市委宣传部聘请为新闻阅评人,还在报刊开设专栏,进而在江汉平原传媒界,受到尊敬和好评。正是这些丰富的传媒界经历,使他在课堂很好地处理了“中与洋”“史与今”“术与学”“内与外”“文与理”“情与法”“上与下”“义与利”八大关系,深受学生喜爱。
近40年的执教经历,跨越3个领域的广泛涉猎,使他的三尺讲台既有博古通今的旁征博引,又有趣意盎然的社会实践。他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心得——用真挚的感情、得当的方法、高尚的品德、广博的学识,即“用心、用情、用法、用德、用识”全心全意投入教学工作中。
跨三领域的行政之路
邹火明的职务角色也经历过多次转变,不管在学工处、学校办公室、宣传部,还是在文学院、艺传学院,他始终践行高校工作者的责任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他始终将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学识、高尚的人格相统一,严格要求自己,在言传身教中守正创新、培根铸魂。
在每一次的角色转变背后,不变的是他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曾担任宣传部部长的他,为了让自己业务更扎实,修读了法学硕士;作为文学院书记,为了创办新兴专业,他自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不仅学专业,他还学方针、学政策、学实务,使自己的思想、学识、能力能够胜任不断变化的工作挑战。
在文学院工作期间,他致力于建设学习型组织,将文学院70余年发展形成的精神凝练成“人文风骨”,建成了有理想、有风骨、有作为的团队,获得了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的表彰。
在艺传学院的工作中,由于是新体制下的办学,他始终坚持“将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相统一,以教育规律为主;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以社会效益为主;将长远利益与当下利益相统一,以长远利益为主”,始终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放在首位。
近40年的行政生涯里,他总是以学者的视角审视管理者的工作,总是带着研究性的心态去开展工作。由于研究性与务实性的高度统一,这也让他行政工作的科学性、计划性、系统性不断增强。
不管是身边的同事还是学生,都称赞“邹书记是个平易近人、做事执着的领导”,这与他的为人信条密不可分。工作中,他喜欢“与人为善,成人之美”,注重方式方法,以自身人格推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谐的工作环境。早在大学时,他便告诫自己“不做则已,做则已已”,因而他在任何领域,做任何事情都充满热情,风风火火,一往无前,朝自己的目标前行。正是因为如此,才成就了他虽然跨越三个领域,却同样精彩的人生。
当问及他最热爱的工作时,他说:“我最热爱的还是做人的工作,做青年的工作。这些工作深入人的心灵深处,也是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她不是虚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是有温度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最高的热情、理想、追求和人格去实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主动作为,有所作为!”。(武汉校区综合事务部 万文婷供稿)
(编辑 李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