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学院不仅注重提升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同时也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以弘扬荆楚文化为突破口,主动走出校园,认真践行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积极转变自我角色,从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摇身一变为贴近地方发展的“服务站”。
馥郁书香,涵养城市文化气质
为满足荆州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文学院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以楚文化研究院为地方公共文化对外服务窗口,恪守“研究荆楚文化,探究学术源流;服务地方经济,弘扬民族精神”的宗旨,深度挖掘荆州历史文化,解码城市文化符号,撰写多部研究荆州文化的学术著作,展示荆州丰富多彩的特色形象。
为推动荆江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宣传工作,徐文武教授团队承担了“荆江文化研究”项目,该课题为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委托项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州拥有483公里长江岸线,长度约占全省一半,滔滔长江水,滋润着荆州这座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古迹遍地的文化名城。两岸人民在与水共生、治水兴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创造和积淀了独具特色的荆江文化。为了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该项目启动后,研究团队对荆江流域的地貌特征及其变迁,人类迁徙与活动,荆江历史上的著名水工工程,荆江流域的民俗文化,历代荆江治水名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形成《荆江文化研究》一书,全书共计二十余万字,第一次全面系统梳理荆江文化变迁,为荆州市的相关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2017至2018年,为落实全省全面推进湖北千年古县调研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湖北省文史馆特委托文学院团队开展荆州千年古县的研究工作,在徐文武教授的带领下,李义芳、周家洪、杨名和卢川等老师积极投身于荆州5个“千年古县”(江陵、监利、公安、石首、松滋)的文化研究中。团队成员通过查询资料、现场寻访、座谈调研等方式,收集大量一手材料,最终形成五部意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专著,为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地方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6年3月,为助力荆州“明清城墙”的申遗工作,徐文武教授、卢川博士及楚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陈礼荣分别以《楚都纪南城的繁华和衰落》《南国有完璧》和《荆州往事越千年》为题,以三万余字的煌煌之作,刊文于外交部主管的《世界遗产》杂志,面向全世界重点介绍荆州的楚文化、三国文化、关公文化以及古城文化贯通古今的神奇魅力,全面深刻地宣传荆州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
为系统梳理荆州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受湖北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托,2015年,许连军教授主持承担《荆州文化简史》的撰写任务,此书为《湖北文化史丛书》的荆州分卷。项目自启动后,学院整合团队力量,并邀请荆州市部分文史专家参与编撰,最终共有16人参与到该书的编撰之中。全书共计10章,近60万字,从思想、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以及民俗等方面深入发掘并系统梳理了荆州不同门类的文化,为各级政府了解荆州历史文化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也为因地制宜发展荆州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018年,李征宇副教授主持荆州市委宣传部文化项目“楚韵之魂”,团队成员吴桂美、刘砚群、杨蓉等老师历时两年编撰《楚韵之魂》一书,全书共25万多字,秉持历史散文写法,从教育、文学、思想、文艺、民俗、文物遗迹和治国理政等方面梳理荆楚文脉流变,多维度多层次展示了荆州文化的独特性与厚重性。该书出版后在全市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荆州电视台、《荆州日报》等媒体都进行了跟踪报道。
活化传承,焕发古老文化生机
荆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近年来,荆州市委市政府将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弯道超车的重要抓手,文学院以此为契机,积极作为,承担和参与了湖北省特别是荆州市多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的决策,将决策咨询成果和研究报告转化为服务社会大众的文化产品。
2019年9月,湖北省第二届(荆州)园林博览会在荆州纪南文旅区召开,为了在园博园中彰显荆楚特色,以徐文武教授牵头的楚文化研究团队主动参与到相关项目建设中,其中,园博园的主题公园设计、导游解说词及园内分区命名创意策划案中都有团队的智慧。此外,纪南文旅区另一个重要项目“楚王宫”的专题策划,也由楚文化研究院牵头完成。近年来,徐文武教授还完成了《熊家冢车马阵展示厅展陈方案》《熊家冢博物馆展陈大纲》,为湖北省第十四届田径运动会的荆州主火炬设计提供了方案,开展了“荆楚灯会”的创意策展工作。以上的工作对于传播和弘扬楚文化、推动荆州的文化旅游发展以及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等都具有积极意义,受到各方的高度肯定。
在楚文化之外,荆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异常丰富,文学院师生团队依托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新葡萄娱乐app官方),发挥自身优长,积极投身于非遗保护之中,在“荆河戏”的传承与保护中,表现尤为突出。
“荆河戏”发端于明永乐年间,因流传于长江荆河段而得名,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2006年,“荆河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古老剧种,在荆州市群艺馆的委托下,文学院何世龙教授团队承担了“荆河戏传统曲调干声采集”项目。该项目联合了中国音乐制作与发行界资深专家团队,运用先进的录音设备和技术,对荆河戏老艺人进行无伴奏干声采集,收集和保存荆河戏的原声资料,最终成果将建成“荆河戏传统曲调音频数据库”。
在荆州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桑俊教授也用力甚勤,倾注了大量心血,主编了《荆州民俗研究》《图说荆河戏》等多部著作,撰写了《荆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调查报告》《国家级非遗项目“荆河戏”在新葡萄娱乐app官方传承与推广的可行性研究》《荆河戏的历史源流与艺术赏析》等多篇论文,同时承担了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调查”项目,开展对荆州本土荆河戏的专题田野调查与研究。此外,桑俊教授还带领长江非遗学社,积极开展非遗的校园活态传承,领导组织了“荆河戏小品剧之夜”专场晚会、“橘颂荆河情”戏曲专场晚会、“新民风·传统节日进校园”、剪纸班、家乡非遗大调查等系列活动。不仅推动荆河戏、马山民歌、公安说鼓子、松滋说鼓子、汉剧等珍贵的荆楚非遗项目走进新葡萄娱乐app官方校园,拉近了在校学生与非遗之间的距离,还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2018年,为挖掘楚国廉政文化,荆州市打造了“天下第一循吏”廉政教育主题公园——“楚梅园”,而楚梅园的主要策划者为徐文武教授。该策划案依托孙叔敖为国尽忠、为民兴利、为官清廉的生平事迹,通过以楚梅喻人、以历史为鉴、以文化衬景的形式,将梅花文化、楚文化和廉政文化有机结合,让党员干部群众在游公园的过程中感受廉政文化。其灵活的形式、丰富的内涵令人耳目一新,《湖北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专门报道。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个日益扁平化的时代,方言作为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其保护迫在眉睫。自2016年开始,学院吴松、李华平、陈秀、刘金勤等教师承担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湖北汉语方言调查项目中关于荆州地区方言的调查与研究。他们的足迹遍布荆州六个县市区,广泛收集和记录了荆州汉语方言和口头语言文化的实态语料,通过科学整理和加工,建成可持续增长的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并开展荆州地区语言资源保护研究工作,形成系统的基础性成果。
文化服务,从书斋走向大众
经过近十年的研究,有关科研成果日益丰富,在学界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在这种背景之下,学院的科研团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这些成果能够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走近人民群众,让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的生产力和精神动力。近几年,经过不断尝试,学院的老师们勇敢地走出“书斋”,紧扣自身优势,立足地方需要,走下“三尺讲台”,深入到企业机关,进行“管用的”“接地气”的文化输出,“量体裁衣”为地方发展服务。
多年以来,针对社会上对楚文化知识和公文写作服务有紧迫需要的人员,学院举办多种类型的专题讲座和培训。徐文武教授、何世龙教授等热诚服务社会,应邀为荆州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荆楚文化、廉政文化,公文写作高端培训等各类讲座、培训达200余场次,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为了扩大学院影响,近年来,学院积极与媒体合作,参与制作具有深度影响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在全国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2013至2014年,中央电视台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制作出品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学院徐文武和孟修祥教授从第二集到第八集都有出镜,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楚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学术思想、社会变革等内容,该片播出后,备受关注,社会上一时形成了一股“楚文化热”。2020年3月,学院副院长李征宇博士在“学习强国”、长江云和云上荆州联合开启的网上直播中,向全国观众介绍了与荆州相关的古典诗词作品,受到网友的点赞。
此外,学院部分教授还先后以文化学者身份参加了央视《长江》《汉水》《中华水文化》《凤舞神州》《中国影像志》《忠义关公》《赵云》等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拍摄,宣传和弘扬荆州历史文化。
文学院教师不仅积极投身于荆州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同时还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自身对于文化的理解与感悟,比如近年来,文学院多位教师创作多首与荆州密切相关的歌曲,体现出服务地方的另一种尝试。
2020年5月,为展现荆州青年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用青春扛起生命重托的动人风采,学院何世龙教授参与创作了由共青团荆州市委和荆州日报传媒集团出品的歌曲MV《青春的模样》,该MV歌词深入人心,旋律悠扬婉转,一经发布,就被学习强国、求是网、央视频、人民视频、央视新闻移动网、人民日报新媒体等平台纷纷转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2019年12月,由何世龙和李家宝教授共同作词的歌曲《荆州,我美丽的家乡》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歌词对荆州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当代建设成就进行了全景式艺术呈现,描绘出一幅“万里长江,美在荆江”的生动画面,厚重大气,具有鲜明的主旋律风格。同月,学院樊露露博士和刘砚群老师共同作词的环保儿歌《麋鹿宝贝》在荆州各大平台发布,歌词通俗易懂,曲调欢快清扬,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科普知识和环保意识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这些歌曲的成功发行,广泛传播,正是文学院“立足地方,服务地方,面向未来”又一项成功实践。(文学院供稿)
(编辑 张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