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相乐 教育科学系主任
教育科学系也许是学校规模最小的二级教学单位了,虽有教育学1个学科门类,教育学、心理学2个一级学科,但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只有600余人,教职工只有30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单位”,在10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展现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特别是在2012年,教科系在学校院系目标管理考核中成绩不俗:在全校26个院系中,常规指标考核排名第4,人均绩效排名第3,科研管理、学费收缴排名第1,人力资源管理排名第3。这一成绩可以说是教科系10年发展的总体展示,这一成绩也意味着教科系站在了新的更高的起点。放眼未来,教科人将再接再厉,沿循明确的发展方向,不断努力,再创辉煌。
明确思路 准确定位
在校内外学科发展的激烈竞争中,教育科学系何去何从?要把学校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教育科学系应如何确定自己的位置,应做出怎样的贡献?面对教师教育发展需要和提高学科研究水平,教育科学系如何办出特色?……
每一个问题都极具挑战性,每一个问题都不可回避。发展是硬道理,然而又如何发展,从何处入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科学系一方面对自身的发展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一方面对比同类高校相同学科的发展状况找差距。差距就是压力,差距就是动力,差距孕育努力的方向。
在认真分析研究差距的基础上,教育科学系就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展开了大讨论,每名教职工都以教科系的发展为己任,积极建言献策。通过广泛深入的讨论,教职工们提高了认识,取得了共识,并自觉实践。
说起教科系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发展等等,教职工们都十分清晰和明确。因为这来源于集体的智慧,也成为每名教职工努力的方向。
建成特色明显的教学研究型教育学院是教育科学系的发展定位。在人才培养上,确立了以培养具备“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四实”(基础扎实、为人诚实、作风朴实、工作务实)、“一创”(创新精神)、“二能”(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学科发展上,突出应用心理学、教师教育研究特色。在服务面向上,突出“两面向”(面向基层、面向基础教育),“两服务”(服务地方、服务行业)。
依据这一工作思路和发展定位,教育科学系加快了发展步伐,特别是在2012年年初,就对全年工作计划进行了分解和细化。经过全年的齐抓共管,精细化管理,顺利实现了年度工作目标,推动教育科学系的工作步上了一个新台阶。
营造氛围 提升境界
良好的风气是一个院系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教育科学系一直把严谨求实、奋发昂扬、团结和谐的系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科系提出:转作风,提师德,从我做起。
以创建“五好”班子为突破口,以党建“五个一”工程为载体,教科系充分发挥党员在建设发展中的先进模范作用。领导班子做到清正廉洁,系务公开,公平公正,教学带头,科研带头。通过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教科系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丰富多彩的党团活动、实践活动,努力营造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的教风;营造遵纪守法,刻苦钻研,进取创新的学风;营造规范有序,公开公平,管理育人的管风。
多管齐下使得教科系的教职工切实把个人的发展与系、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系、学校的发展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主人翁意识、危机意识、合作意识显著增强,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明显提高。
2012年,全系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获学校及以上表彰。系党总支被学校推荐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基层单位”。“本科生导师制”被确定为学校首届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吴锡改老师获“全省科协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徐红老师当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陈竞蓉老师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汤舒俊老师获得“新葡萄娱乐app官方第二届优秀青年教师”称号,汤舒俊、徐发秀、徐红老师获“教学质量优秀奖”,芦苇、潘友刚老师获校优秀班主任称号。
学科建设 教师为先
学科是龙头,教师是关键。
没有高水平的师资,哪有高水平的学科?为实现学科的突破,首先要有师资力量的积累。
基于这一思想,教育科学系坚持不懈地实施“走出去,请进来”举措;主动出击,选聘教师;苦练内功,提升水平。
为了引进高水平教师,教科系不仅与部属有关高校建立了紧密联系,还在人事处的组织下,上重庆,下南京,积极招纳人才。开阔眼界,加强学术交流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此,教科系精打细算,合理规划,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一方面,每年邀请10多位专家学者到校作学术报告,一方面,在经费上支持每位专任教师每年到省内外参加一次学术交流会。
2012年,教科系主办“两岸三地”心理学学术交流会、荆州市心理学会学术年会,与其他学院联合主办全国军事技术哲学会议,校外专家学者到系作学术报告12场,教师有30人次参加国际、全国、省级学术会议及相关学习研讨。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有2位签约博士毕业到校工作,并引进博士1名、硕士1名,选送2位教师到国内高水平大学访学、进修。
科学研究依赖于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又促进科研上水平、上层次。
教科系经过发展积累和整合资源,继2010年取得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后,2012年又取得教育学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为把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教科系根据学科研究方向成立了预备役部队心理训练研究所、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等6个研究所(中心)。通过上述研究机构锻炼队伍,培育团队,增强科研能力,申报高层次科学项目。
教科系还制定了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奖励办法,要求专任教师人人有项目、人人有成果,同时通过科研氛围的营造,加之学校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视和扶持,教师们开展科研的信心增强了,积极性明显提高。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实施以后,从2011年到2012年,教科系教师有33个课题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纵向科研到帐经费35.4万元,横向经费11.2万元。发表学术论文68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7篇,被CSSCI收录论文5篇。出版专著3部,主编、副主编教材9部。获湖北省第七届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荆州市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实践教学 优化体系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科学系在加强理论课教学的基础上,持续开展实践教学改革,经过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系统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教科系将实践教学视为与理论教学相互促进又相对独立的体系,统筹优化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实现实践教学的整体功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1年,教科系改变将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遵循实验项目系列化原则、必做与选做相结合原则、分层教学原则,将过去分散在不同理论课程中的心理学实验整合成为一门独立设置的实验课,将实验项目分基础型实验、综合应用型实验、设计创新型实验,每类实验根据应用心理学、教育学、学前教育三个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又分必做项目与选做项目。
2012年,按照大学四年实践教学不断线的思想,教科系确立1-4年级各年级所应开设的实践教学环节,明确各环节的目标、任务、内容及要求,制定社会调查、专业考察、教育见习、课程论文、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教育实习、专业实习等各环节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形成了目标明确、环环相扣、依次递进、运行有效、结构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体系。同时,针对第二课堂目标不够集中、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等状况,规范第二课堂的开展,形成了既丰富多样,又相互联系,总体目标一致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
学生工作 提升素质
教科系倾力打造“亲师乐学”和“和你在一起”的“教、学、育”氛围,大力推进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学工办提供全系30名教师基本信息,引导468名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同时优化本科生导师工作手册,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我认识、潜能发展、学业规范和个性发展”。学生和老师通过QQ、电话、短信和聊天的形式,随时随地加强交流,为深化“面对面,一个也不能少”的谈心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们普遍认为,“导师”就像是自己的亲人一样,让他们心里有依托、精神有关怀、所提问题有人答复。
在学生工作中,教科系注重加强学生基本素养的培训,大力倡导学生注重“三好素质”(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的训练,并为每个学生寝室配发了小黑板,每年开展2期寝室激励格言粉笔字大赛、“翰墨飘香”书画大赛作品评比展示、开辟系网络“学习园地”、 坚持办好《心理速递》和创办《博雅文化报》,展示学生好字、好文章。同时,注重搭建活动平台,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教科系坚持开展“就业直通车”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教科之星”评选、“学生党建进宿舍”、学生党员教育述学述能“六个一工程”、每年4月份的“心灵之春”趣味运动会、“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日主题活动、“温心杯”心理咨询情境模拟、“博雅文化节”和“魅力教科”元旦晚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成为“博学多才、优雅高尚”的大学生。
2012年,教科系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名同学分获新葡萄娱乐app官方师范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三等奖,3名同学获评新葡萄娱乐app官方学干明星,1名同学获评新葡萄娱乐app官方学习明星。教育11001班、教育10901班被评为新葡萄娱乐app官方优秀班班级;系辩论队获校第八届清晓杯辩论赛团体三等奖,系挑战杯创新团队获第七届挑战杯创业策划大赛银奖……
十年发展,十年收获。面对取得的优异成绩,教科系全体教职工清醒地意识到,要真正实现教科系跨越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经过长期的埋头苦干和不懈努力。目标明确了,帆已扬起,我们相信,教科系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