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葡萄娱乐app官方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新闻速递

开辟新路 登向高峰 ——记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化工学院余维初教授

发布时间:2019-10-21 作者: 浏览次数:

     

记者 康群

2019年8月,侯德榜化工科技技术创新奖获奖者名单公示,化工学院余维初教授光荣入选,是全国仅有的15位化工创新奖获奖者之一,也是湖北省唯一的获奖人。30多年的科研创新之路,余维初靠着努力终于再结硕果。

2019年10月18日,以“创新引领新时代,化工迈向新未来”为主题的2019年度中国化工学会会士、侯德榜科学技术奖和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余维初教授荣获第十一届化工科技创新奖,这是新葡萄娱乐app官方化工学科首次获得此奖项。

攀登:拾级而上的成长之路

一条路在余维初面前徐徐展开,这是一条求学之路,这是一条进取之路,这是一条创新之路。

2000年,余维初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2003他到中国石油大学继续深造,攻读博士研究生,同时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从踏进校园的那刻起,他便告诫自己,沉下心来,抓紧一切时间汲取知识的营养。“到底是石油行业的最高学府,这里学者多、讲座多、资料多,繁多的、充满魅力的知识扑面而来,我畅游期间,乐此不疲。”忆及当年求学的日子,余维初感慨。

虽然,生活还是枯燥的“三点一线”,但余维初心底流淌的是快乐、是满足、是幸福,因为,在这里,他聆听到了高德利、李根生、苏义脑等“大家”的讲座,领略了世界前沿技术散发的魅力,感受了思维碰撞激起的绚丽火花……很多个夜晚,徜徉在美丽的校园,余维初的步履是踏实的,他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知识储备在一点点的丰厚起来。“博士阶段是人生极其重要的阶段,在读博与博士后工作期间,我收获颇丰。”余维初说。

2012年至2013年,余维初赴美访学。那一年,他在休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能源环境研究院、塔尔萨大学访学,学习美国页岩气开发的先进技术。“美国之所以成为油气输出国,得益于其技术创新。在美国,我一定要多学习、多考察。”他暗下决心。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去美国之前,余维初做足了“功课”,列出了一个清单。这个清单,不是购物清单,清单上列出的是需要拜访的各类技术专家、以及知名的国际石油公司。

在美国访学期间,余维初全心主攻页岩气非常规方面的研究,而遇到假期,他便驱车四处“取经”,到斯坦福大学、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到石油之都休斯顿,到哈里伯顿、斯伦贝谢公司……“一年时间,行程近5万公里,遍访了美国的华人组织,深入到了钻井队、采油队和诸多井场。”余维初介绍,“尤其高兴的是,在美国,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为回国后踏上创新之路奠定了基础。”

“每一次求学,就像给自己加油,为腾飞蓄积动能;每一次求学,就是一次进取,为更好地进行教学科研提供坚强保障。”余维初说。

创新:实践中的学术真知

科学就是一座座奇谲的山峰。

“科研就像登山,需要毅力,需要坚韧,需要心无旁骛的痴心付出。”2011年,作为新葡萄娱乐app官方先进科技工作者,余维初登台发言。在充满激情的发言中,他如此感慨。

时光回溯到1988年,朝气勃发的余维初走上工作岗位——原江汉石油学院油田化学研究室。这个研究室颇具实力,是1982年由原石油工业部批准成立的。工作伊始,能在这一平台开展工作,实属幸运。当时,实验室由李淑廉教授领衔,承担着“七五”国家攻关项目:冀中地区油层污染室内评价方法和标准的研究。初到项目组,“高温高压动失水仪”已基本研制成功,并得到推广应用。1989年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此期间,耳濡目染,余维初从老一辈科研工作者身上,感悟了敬业精神,学到了科研的方法,为自己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收获成长的同时,余维初也在思索着现状。“高温高压动失水仪”的研制,无疑取得了成功,但是,另一台仪器——“渗透率梯度测试仪”的研制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不能留有遗憾!”余维初暗下决心。1991年至1995年,该仪器的研制落到了孙天锡老师和余维初身上,由于孙天锡老师生病,长期住院,研究工作主要落在余维初身上,虽然“压力很大,但也倍感光荣。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要把这一仪器的研制,作为人生的第一次挑战,作为检验自己能力的‘试金石’。”余维初说干就干,立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研制之中。

那时,沉浸在研究之中的余维初没有了时间概念,没有了日夜之分,实验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虽然辛苦,虽然劳累,但乐此不疲,尤其是看到仪器研制在一点点的呈现曙光,心里憧憬无限,也快乐无限。”余维初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无数次的实验,修改,再实验,再修改,1993年6月,“多测点岩心夹持器”与“渗透率梯度测试仪”终于研制成功,申请并获得了国家专利,并多次到油田现场进行安装、调试、改进和培训。1996年,湖北省科技厅对该项成果进行了鉴定,评价甚高。随后,喜讯频传,1997年,该成果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特别令人高兴的是,这项成果在全国各油田推广面高达95%以上。

也正是在那年,余维初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两台仪器都还存在美中不足,运用起来也不便捷,可否将这两种仪器的功能汇聚一体,集中在一台评价装置上,开发一种新的评价系统呢?

说干就干!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余维初放弃了一个个休息日,紧盯目标,坚忍不拔,矢志不移。2002年,首台样机终于研制成功。随后的5年,依然是不断的改造、实验、推广、再改造、再推广……在反反复复中,成果日臻完善。其间,他申请并获得了7项国家专利,包括2项国家发明专利。2009年,申报工作取得成功。余维初作为第二完成人、新葡萄娱乐app官方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完成的科研成果——“化学固壁与保护油气储层的钻井液技术与工业化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科学研究中,余维初特别重视创新团队的建设,特别乐意培养和提携年轻人。当年,他与在美国熟识的知名专家吴军等多名博士、教授组建研究创新团队,专注于高性能环保压裂液、钻井液、提高采收率及其他高端油田化学品的合成、评价与推广工作。目前,该团队正在重点研究的有4大方向:页岩气井滑溜水压裂液体系中核心化学添加剂的合成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页岩气水平井高性能环保水基钻井液技术、生物制剂提高采收率技术与油田固废无害化处理技术。新型滑溜水压裂液减阻剂研究是余维初创新团队众志成城、协同作战的最新成果。研究团队在绿色清洁滑溜水减阻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其研制成功的纳米复合减阻剂配制的滑溜水压裂液体系,使井口泵压降低接近70%以上,致使压裂储层形成复杂的体积压裂裂缝,保障压裂施工能够正常进行,大大提高了页岩气产量。研制的纳米复合减阻剂已出口美国、加拿大,运用于美国、加拿大的页岩气田压裂施工中;同时在中国石油长宁国家页岩气示范区、长庆、吉林、冀东油田以及中石化西北局、中原油田开始规模化使用。

从1997年至2017年间,余维初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一项排名第一,一项排名第二),获省部级奖18项,申请并取得国家专利76项,其中包括19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发表学术论文72篇,翻译《石油工程师指南——油田化学品与液体》专著1部。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中国博士后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各大油田科研项目49项。

2010年1月11日,对余维初而言,终身难忘。那一天,他应邀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的颁奖仪式。“那一刻,大会堂神圣庄严;那一刻,我心里激情澎湃;那一刻,我感到无上光荣,这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当时的情形,余维初至今念念不忘,“这份荣誉,是对我执着科研的肯定和褒奖,更是促使我不断向上的强劲动力。”

育人:永远不忘的教师初心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余维初对科研孜孜以求,对教书育人同样兢兢业业。他将自己的科研心得、科研成果融于教学之中,使得课堂充满活力、想象,也充满挑战。

余维初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还非常注重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先后主讲油田化学、钻井液工艺学、石油地质与工程概论等课程,同时把几十年的科研与实践知识贯彻于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其实,教学是一种很有魅力的活动。望着一张张活力充盈的青春面孔,我唯有努力,唯有不断进取,才能对得起学生。”说起教学,余维初颇有心得。“对自己的研究生,我有严格的要求,要求英语通过六级,要求动手能力强,要求具有吃苦耐劳精神。鼓励本科生多进实验室,熟悉各种实验仪器操作,鼓励研究生翻译文献……”余维初说,“对学生的论文,我会不断提出修改意见,一篇文章修改10多次是‘家常便饭’。” “效果很明显,适应了这种‘磨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很快就能得心应手,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训练让学生真正学到真东西。”这是余维初的教学宗旨。30年的产学研实践,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产学研相结合模式是出成果出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确实,这么多年,余维初和翁惠辉教授共同指导的研究生,全部选用科研真题,直接用于生产实践,用人单位反映,通过这种模式带出的学生基本素质好、基础理论扎实、工作敬业、作风严谨,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

“真题真做,学到了真本领,社会认可度非常高。”三一重工自功化研究所所长王西昌、第四石油机械厂自功化研究所所长刘洪亮、北京龙鼎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阚伟……这些曾经的研究生,说起导师余维初的教学模式,赞赏有加。

余维初还要求、鼓励研究生去油田生产现场。研究生范宇恒去延长石油杏子川采油厂、南泥湾采油厂进行压裂与三采现场实践,去长宁页岩气压裂施工现场,研究生邢继超去中原油田内蒙古区块进行压裂三采一体化施工,学生们都认为通过这种实践环节,增强了学习油田化学相关理论知识的主动性与趣味性,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都具有重要帮助。除了在研究生培养上严格要求以外,余维初对研究生职业规划上还给予关心、帮助与指导,鼓励研究生申请报考博士研究生,通过努力,先后有两名研究生考入中国石油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也有2名本科生加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攻读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除了在学业上对学生给予鼓励、帮助以外,还有对家庭困难学生如姜颖、黄锦江等同学给予经济上的支持与帮助,给予这些学生关心、温暖,使这些被关心的学生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姜颖同学还积极备考硕士研究生。

余维初这样教育学生,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身教重于言教。“只要在学校,在夜晚11点半之前,余教授工作室、实验室的灯光总是亮着。看导师这么努力,我们做学生的很感动,导师这样带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张颖博士感慨。

2016年,作为新葡萄娱乐app官方优秀教师代表,余维初在教师节那天,应邀做大会发言。他说:“我非常热爱教育事业,非常热爱学生,愿意将自己的所学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下去,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培育更多的合格人才。”

“敢于创新,勇攀高峰,这是高校科研人员的的天职;爱护学生,教书育人是我作为人民教师的初心。我将进一步在非常规油气高效开发技术领域发挥所长,为我国页岩油气高效开发技术的全面国产化做出更大贡献。”说这话时,余维初的目光十分坚定。

(编辑 李胜杰)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