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健
近年来,物电学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中成绩斐然:2013年,物电学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项,2014年又获得6项。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执着坚定的学术追求、坚实厚重的人才基础、细致专业的服务指导是物电学院取得骄人成绩的主要原因。
执着坚定的学术追求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物电学院领导班子形成了共识:没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就没有叫得响的院系地位。学院像抓教学一样抓科研,大力宣传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制定各种奖励措施,对教师科研进行目标管理。设立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教师论文版面费,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
物电学院坚持高水准的科学研究,强调发表论文要坚持“三个必须,两个鼓励”的基本原则:即必须是往SCI检索刊物投文章,必须是正常版面的期刊论文,博士必须用英文投稿;鼓励往国外期刊投稿,鼓励冲击2区和1区文章。
“教学科研只有相互支撑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这个观念已经得到物电学院教师们的广泛认同,潜心科研成为物电学院教师自觉的使命和责任,钻研学术成为物电学院教师不懈的精神追求。
穿行在夜幕下的校园,细心的师生们会发现,主教14楼到16楼物电学院的房间很少在10点以前熄灯。而周末和寒暑假,更是老师们工作的黄金时期,他们利用这难得的连续时间段来忙着做实验、整理数据、撰写论文、准备学术会议报告。有这样几个故事在物电学院广为流传:张华峰博士以校为家,饿了在学校食堂吃饭、累了在办公室支张床就睡。陈善俊博士为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忙到了腊月30才回老家,初七又赶赴武汉当面请教同行评审专家。孙利辉博士深夜刚哄完没满月的孩子睡觉,又披衣下床,为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而通宵工作。老师们经常对学生说:要找我,很容易,除了吃饭,其他时间我都在办公室。“坐得住冷板凳、沉得下来”是物电学院科研工作者共同的行为准则。
坚实厚重的人才基础
物电学院领导意识到:人才是科研工作的基石。他们始终坚持“培养要有决心,引进要有胸怀,稳定要有政策”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克服一切困难,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十年来,物电学院通过培养和引进等方式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物电学院先后实施了硕士化工程、博士化工程、国际化工程。学院规定,35岁以下教师必须在2015年之前攻读博士学位,否则就转岗。对外出读博的老师也提出了3个基本要求:第一条是脱产读,不安排任何教学任务,充分保障学习时间,安心读书,每年还要回校做学术报告,以督促他们的学习;第二是读名校名所,学院规定:老师们报考的单位要么是中科院的相关研究所、要么是“985工程”大学、要么是“211工程”大学中具有“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学科;第三是选名师,读博要优先选择院士、“杰青”获得者作为导师。学院领导意识到:名师出高徒,名师团队的熏陶和名师的亲自点拨能为科研水平的提升插上腾飞的翅膀。这种做法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孙利辉老师的博士论文被评为“2013年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罗江华老师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等奖”。 物电学院还积极创造条件让老师出国访学深造,凝练研究方向,让科技人才更快地成长起来,成为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
引进教师时,学院对应聘人员的研究方向、专业,成果等有严格要求,重点瞄准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的人员,力争这些教师进校后都能成为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生力军。
细致专业的服务指导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过程中,物电学院按照科技处的统一部署制定具体、细致、周密的工作方案,掌控整个工作的进度,切实提高申报书的撰写质量。同时,学院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来开展服务和指导,定期检查工作进度,听取个人的反馈意见,及时解决个人难以解决问题,并组织院内外专家定期帮扶。
物电学院对教师的院内帮扶既有院内专家的集体帮扶、又有院内专家“1+1”的帮扶。所谓1+1模式,就是一位青年教师融入一位指导教授的研究团队,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该教授具体负责这位青年教师申报书的指导和帮评工作;除此之外,他们同时安排青年教师之间互评,促进了青年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院外专家的帮扶工作同样给力。2013年,学院邀请华中科技大学物电学院院长陆培祥教授为老师们做了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撰写要点》的学术报告,并请陆培祥教授对每个项目进行辅导和帮评,帮助理清文本的撰写思路、凝练申请书的创新点。
在院内外专家的悉心指导下,经过3-4次的反复修改,物电学院老师的申报书质量不断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也大幅上升。
(编辑 一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