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葡萄娱乐app官方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老板新葡萄8883国际官网下载要闻 >> 正文
老板新葡萄8883国际官网下载要闻

【冲锋一线】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朱光有:奋力在“双一流”建设中勇攀高峰

发布时间:2024-04-15 作者: 浏览次数:

     

编者按:

为营造冲击世界一流学科、加快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浓厚氛围,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促进交流互鉴,特在学校校园网、校报等媒体开辟【冲锋一线】专栏,刊登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在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典型事例,内容包括思考、做法、成效等,展示方式为访谈、通讯、评论等。欢迎大家踊跃约稿、投稿。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716-8060590

本期我们走进地球科学学院,对话朱光有院长。

图为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朱光有。刘子祺 摄

记者: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学科建设”这个核心,地球科学学院在一流学科建设上有什么基础或优势?

朱光有近两年,学院对照学科评估的重要指标,始终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强。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本学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采用协同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对硕士生地质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突出基础问题,建立“百企百站”研究生培养基地,围绕深层和非常规油气等前沿领域开展科研实践,激发学生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决心。新获批1门国家一流课程《沉积岩石学》,目前正在申报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学生在全国性学科专业竞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交流工作取得突破,2023年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合作创新人才项目,未来3年中,可每年选派5人出国进修。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学院外引内育,国家万人、俄罗斯外籍院士等国家人才相继加盟,引进老板新葡萄8883国际官网下载学者3人。学院为优秀青年教师成长铺路搭桥,筑牢人才成长全方位托举平台,压实团队负责人引才育才责任,1人受聘“老板新葡萄8883国际官网下载学者”学科拔尖人才岗位。

科研实力显著增强。2023年,学院先后获批2个省级科研平台,全亚洲最大的湖盆模拟沉积实验装置完成验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80篇,授权发明专利73项,出版专著6部,获省部级奖7项,1项成果获中国地质学会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获得2022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牵头和参与的4项成果成功申报了国家科技奖。

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近三年科研到账总经费2.228亿元,横向科研课题到账经费超过2亿元。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发生山体滑坡并造成44人死亡,地科院陈宁生教授深入灾区,提出滑坡灾害的形成原因,得到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领导的批示;《西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安全》咨询报告获得西藏自治区主席严金海批示。不仅如此,新葡萄娱乐app官方地质人在理论技术、决策咨询、万米深井科探工程与科学普及等链条式社会化服务中也发挥了突出作用。

记者:学校提出一流学科突破行动,对于学院来说,我们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存在哪些难点或亟待解决的问题?

朱光有当前,学校正进入转型高质量发展、开创冲击“双一流”新局面的关键时期,地球科学学院在学校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给学院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学院在实现重大项目有落地、基金项目能倍增、纵向经费猛增长、团队建设大提升、学科建设上台阶、人才引育见成效、奖励申报有突破、本研招生质量大变化等目标上还存在较大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一是大项目少,纵向经费占比低。二是有形化成果不亮,高影响因子论文不足,严重制约了学院基金申报、科技奖励申报工作。三是高级别奖励少,特别是带“国徽”的特等奖、一等奖。四是人才引进力度、速度跟不上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步伐。五是需要加快提升研究生招生质量、就业率和学科竞赛获奖率。六是大平台、大团队建设要加强。

要解决这些瓶颈难题,就要持续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加快推动地质学原创性、引领性和战略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扎实推进科研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彰显老板新葡萄8883国际官网下载地学科技实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这样就可以解决我们当前困局,进而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推进一流学科突破行动,地科学院将在哪些方面寻求突破或着重发力?预计成效?

朱光有1月19日,学校召开2023年工作总结表彰暨2024年工作动员大会,校长刘勇胜在讲话中提出“六个倍增”“六大行动”。2月22日,学校召开2024年工作研讨会,党委书记王建平指出,2024年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围绕三个“聚焦”开展。

2月25日,学院领导班子研究认为,地球科学学院要抓住这次学校冲击“双一流”发展的黄金机遇,必须发起冲锋,当好排头兵。学院号召全院教职工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凝心聚力、形成合力,实现一年稳增长、两年新突破、三年上台阶、主要指标翻番的宏伟目标,加快推动地球科学学院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2024年各项考核指标要保持稳定增长,全力冲刺国家科学技术奖。2025年,要在实验室建设、高水平成果产出上实现新突破,尤其是论文发表要在Nature、Science及其子刊系列,PNAS、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Geology、Geochemica and Cosmochemica Acta等期刊上取得新进展。2026年,人才队伍和一流学科建设要跨上新台阶。

在倾听学院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做好量化指标分解和考核工作。就2024年来说,学院科研经费要达到1亿元,纵向科研经费要超过1200万元。获批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中石油创新基金、三大石油公司重点实验室基金等项目20项以上。发表SCI论文超过60篇,高水平SCI一区论文数量超过20篇,在《Nature》《Science》子刊等发表论文2篇以上;申报发明专利30件以上;争取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5项。引进2位以上战略科学家或首席科学家,引进或培养4位以上各类帽子人才。争取新增1个省部级平台。研究生招生质量快速提升。

经过3至5年全院共同努力,力争在重大项目、基金体量、国家人才、学生培养等关键指标上与中国石油大学相关学院平行对标,地科学院达到国内“双一流”高校相应学院的水平。

记者:作为一流学科群建设学院,在实施“六大行动”、实现“六个倍增”方面,接下来学院有哪些思路?

朱光有地科学院围绕校党委提出的“六个倍增”计划,整合资源、齐心聚力、多方举措,努力实现基金项目数量倍增、科研经费总量倍增、高水平论文和高质量专利数量倍增及科技成果转化总量倍增。

在基金申报方面促数量、保质量。2024年,地科学院基金申报面上项目数量显著提高,由2023年的44项增长到67项,做到能报尽报。为提高申报数量,学院早动员、广宣传、多鼓励,让有申请意愿、有申报资格的老师能报尽报。为提高申报质量和基金获批率,避免老师们把基金申报工作当成一项指标、一项任务,学院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要求各科研团队做好整体规划。虽然基金申报数量很重要,但基金申报工作的完成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团队协作,团队成员之间就必须提前做好统一协调,相互支持。二是学院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做好学院基金申报书的帮评工作。学院多次邀请国内顶级专家,采用讲座报告、一对一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家提高申报书的质量。

为实现科研经费总量倍增,学院“内外”结合,挖掘潜力,努力实现今年科研经费总量过亿的目标。首先从内部入手,通过深入调研摸清各位老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需求,做到精准服务,广泛调动老师们承担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另外,学院充分利用校长书记走访校友和对口企业的机会,提前谋划、做好宣传,并积极跟进。例如,在校长刘勇胜3月西部行和党委书记王建平3月沿海行之前,学院就组织各科研团队提前研讨,在书记校长走访期间,根据各科研团队的需求及优势,向相关企业重点推荐。

在实现高水平论文、高质量专利数量倍增方面,学院鼓励攀高,重视培育。学院十分重视高水平论文的培育工作,鼓励相关教师多发文章、多申报专利,注重成果产出。后续计划邀请高级别期刊的主编到学院开展专题讲座,提高学院教师文章撰写质量。对研究方法先进、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或研究区域独特的科研项目,学院做到重点扶持,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资源倾斜与政策支持,集中力量实现突破,同时为从事重大科研工作的老师解决后顾之忧。

记者:“双一流”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工程。人才引进与培育是高校教科研质量提升的基础,在人才引进与培育上,学院有哪些有益的探索或经验?

朱光有学院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首要位置。学院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院发展需要,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持续打造热爱祖国、服务国家能源安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一是以学科建设为牵引,营造引进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学院专门成立了人事与人才工作委员会,瞄准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人才,用好人才引进政策,广泛发动全院教师参与到人才引进工作中来,仅2024年3月就有近30名优秀博士向学院抛来橄榄枝。今年以来,学院引进的2名教师先后受聘“老板新葡萄8883国际官网下载学者”学科杰出人才岗位,并吸引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加盟我院。

二是注重引育结合,大力支持青年人才的发展。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努力下,地科学院引进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学院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组织青年教师加入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帮助其凝练研究方向,练好基本功,实现青年人才“人人进团队”。学院鼓励青年人才自主组建跨学科、跨单位的学科交叉团队以及产教融合团队。在向外推荐教学、科研类项目及人才计划项目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青年人才。

三是为人才的成长搭建好发展平台。学院领导班子积极向外争取资源,全力支持各类人才申报平台、项目。学院以项目为牵引培育人才,加强与企业、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人才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实践。

四是及时解决人才诉求,当好人才的“后勤部长”。学院及时协调解决人才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好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人才能够全身心地投身到学院和个人的发展中去。

记者: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建设如何服务学院人才培养?

朱光有近年来,学院将“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根本价值遵循”的学科建设理念落到实处,除了持续推进大平台建设、大成果产出和大人才引育外,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检验学科建设成效的标准。

以学科建设提升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推动高水平教材编写使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加强学生管理和服务,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

学院将持续推进和优化“课程思政全覆盖”“以赛促学计划”“四级提升计划”“情暖‘研’途计划”“我与教授面对面”“3+1导师组制”“家校联合育人”等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实践教学也是油气地质类学科人才培养中重要环节。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重品德、宽基础、多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三阶递进”实践课程体系、“五维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实践教学成本的不断上涨,教学经费投入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建议学校加大学生培养经费支持力度,学院也将多方探索,通过“校企、校地、校校”多维协作,争取实践教学资源。

记者:作为学校的优势学科,如何带动引领学校其他相关学科的长足发展?

朱光有地球科学学院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和“测绘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形成了“以理强工、以工促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学院充分发挥地质学、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球系统科学、资源环境和计算机科学(尤其是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等学科优势,利用空天地一体化的地质调查技术,通过GNSS、RS、无人机等观测平台,自动实时地获取地质要素的空间分布信息,开发了露头地质调查系统、现代沉积类比分析系统,为地上、地下对比地质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撑。

针对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探测井、遥感遥测、传感监测等多源、多尺度、多结构化的地质大数据,学院深入开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现已经建成沉积模拟实验室、数字油田研究中心,在油气数据治理、储层建模和地质灾害评价及预测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结合地学学科特点,学院加强学科实验平台建设,现已建成中国地层标本长廊、数字油田虚拟实验室、国家级湖北松滋刘家场大学生野外实习基地,10项参数通过了CMA资质认定。采用虚实结合等多种数字化、智能化教学手段,实现了课堂、课间、野外于一体的不间断实习,有力推动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记者 杨云锋 审核 管锋 刘长华 编辑 李胜杰)

新闻排行榜